新浪福建 先锋湖里

厦门湖里区:让群众的声音成为治理的底色

综合

关注

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

基层治理最难的,不是机制设计的精巧,而是如何让群众真正参与、真正信任。厦门市湖里区禾山街道的综治中心建设改革,正是在“共建共治共享”的理念指引下,从“为民做主”转向“由民共治”,让群众的声音成为治理的底色。

走进禾山街道综治中心,宽敞的大厅中不只是办公窗口,更是民意汇聚的场所。群众来此反映问题、提出建议,矛盾纠纷、信访诉求在这里得到多方参与、快速响应。不同于以往的“部门接件、群众等待”,现在的综治中心汇聚了公安、司法、信访、民政等十余个部门力量,群众反映的每个问题,都能在“一个窗口”找到“所有答案”。一张综合受理单,一次跨部门联动,串起了从发现问题到化解矛盾的全过程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这一改革并不止于制度层面的整合,更是公众参与意识的唤醒。禾山街道坚持“群众点单、综治响应”,从居民议事会到社区调解员,群众被真正请上“议事桌”。有人从“上访者”变为“调解人”,有人从“旁观者”变为“志愿者”,越来越多的居民在共商共治中找到了归属感,也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。

改革带来的成效清晰可见。禾山街道信访量同比下降8.33%,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达到98.3%,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。而这些数字的背后,是一个由群众参与、社会协同、法治保障共同构成的良性循环。群众从“问题的提出者”变为“解决的参与者”,治理的重心也从“上级推动”转为“社会自发”。在这里,改革不只是制度创新,更是一场从“政府独奏”到“社会合唱”的变革。

禾山街道综治中心的探索,启示意义正在于此——基层治理只有让群众参与其中,才能让改革成果落到实处。群众的声音,正在成为治理的底色,也成为城市善治的最强音,同时彰显了创新社会治理和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在实践中的价值。

分享文章到:

相关新闻

推荐阅读

加载中...